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逐漸加重,也為了提高一些老舊小區居民的生活方式,全國各省市都在紛紛推進“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民生工程。有人說,住在低樓層的沒有體會過高層住戶爬樓的辛酸,現在換了電梯樓,以前住8樓的樓梯房,住了20年,體會深刻,一個女人,背著孩子,提著大包小包爬8樓,說多了都是淚啊!
支持小區加裝電梯的人認為,現在的小區環境越來越高大上,自己居住的環境也不應該太過于落后。以前買房子考慮的是錢的問題,現在想換高檔小區的房子可能資金也不充足。現在國家愿意出錢補貼,百姓只要承擔一點錢就可以享受電梯的便捷,何樂而不為呢?再來看看反方的觀點,有媒體報道,今年5月北京市西城區某小區一位一樓的業主以影響采光、帶來噪音、自己不使用為借口,堅決反對加裝電梯。很多社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很多業主認為安裝電梯后一樓房子會貶值。而其他樓層的業主表示,加裝電梯需要整個樓的所有居民一致同意,也就是說每戶居民都有拒絕的權利,一樓業主不簽字,電梯就裝不了。
在大連,加裝電梯必須是單元全體業主一致認可,而且經過本幢樓的2/3以上住戶同意方可申請加裝電梯。不僅如此,想要申請加裝電梯還需要本單元其他低層住戶等相關的住戶簽署意見書,加裝電梯可不是大家說加就加的!有人說,加裝電梯確實對一樓二樓不公平,當時買房子的時候就是考慮再三,忍受著潮濕和蚊蟲,還要承受比頂樓高的價格,現在又要犧牲他們的利益來裝電梯,不同意也屬于正常現象。
但是,一樓業主就算不使用電梯,也必須承擔屬于自己的義務。因為我國物業管理明確規定了,全部建筑物的公共區域、設施的維護和管理,費用要由所有業主分擔。”專家表示,電梯屬于公共設施,費用也理所應當落在每個業主的頭上。今年7月1日的國務院會議上,相關部門負責人也建議,加裝電梯要因地制宜,一個單元門一個方案,一棟樓一個方案,街坊鄰居一定要共謀共商最終形成統一的意見,這樣才能實現利益最大化、影響最小化。上海市房管局局長王楨建議,加裝電梯最好是按樓棟施工,同一小區最好能保證使用相同的電梯品牌、施工方、維修方,如果每一棟房子都使用各自的品牌,不僅是后期維護成本高,風險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