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社區工作人員對電梯進行“體檢”。通訊員馬曉華攝
本報訊(記者朱雪芬實習生趙箴)電梯是不少人每天出行的第一步,尤其是對于高層住戶來說,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自4月起,姑蘇區吳門橋街道對轄區內“服役”的電梯進行了一次全面“大體檢”,排查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提示居民安全使用電梯。
吳門橋街道多個社區轄區內電梯數量較多,其中新城社區包含住宅、商圈、醫院等區域共有電梯385臺,四季晶華社區轄區內“服役”約15年的電梯有180余部,南環第三社區內高層小區、商業體、地鐵等也有不少直梯和扶梯。自行動開展以來,社區網格員分片區對電梯使用單位發放特種設備自查表后,為所有電梯做“體檢”。針對直梯,工作人員做“一看二試三求救”的檢查,即看電梯使用標志、96333標志、安全注意事項和警示標志是否張貼、編號是否一致,試電梯門有無異樣、樓層顯示信號和指示是否正確,警鈴或求救電話是否保持通暢并有人接聽;針對扶梯,一看三標識,二試扶手是否與運行方向一致、扶梯入口處急停開關是否有效等情況。
檢查中發現,由于“服役”時間太長,有些電梯內的標志或模糊不清、或被惡意涂抹,有些電梯的求救按鈕接不通。其中,南環第三社區檢查發現,轄區內一部電梯張貼的特種設備使用標識未及時更換,另一部電梯內的警鈴、求救電話不通。針對這一情況,社區要求物業及時整改。新城社區已檢查電梯數為123臺,其中有31臺直梯存在警鈴不通、無警示標志等問題,社區一一做了反饋,要求使用單位整改。
接下來,在完成初步排查的情況下,各個社區將盡快對那些有問題的電梯進行“回頭看”,確保整改到位,保障電梯使用安全。同時,吳門橋街道對居民、商戶發放了“電梯乘坐安全知識”宣傳海報,以漫畫配文字的形式,向大家生動地展示安全乘坐電梯的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