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記者曾報道過長橋街道百龍小區集體簽約加裝電梯,小區居民對于加梯愿望迫切,從今年4月9日到5月14日,從最開始的3臺到11臺再到14臺電梯簽約,短短36天完成小區所有可加梯樓道的順利簽約。
11月2日,讓居民們驚喜的是,百龍小區全覆蓋加梯開工儀式在居民樓前舉辦,腰鼓伴舞,現場一派火熱氣氛。作為徐匯區首個成規模全覆蓋加裝電梯的小區,百龍率先領跑。黨建引領堅強保障,居民自治充分協商,百龍小區的經驗在長橋街道遍地開花,為加梯進程賦能。當天,長橋街道共有37臺電梯集中開工,參與開工儀式的居民們臉上神采飛揚,“幸福來得太快了,現在有盼頭了。”
截至目前,長橋街道加梯已成功簽約90臺,累計在建52臺,成為徐匯區加梯簽約數最多的社區。
記者了解到,長橋街道在2020年根據區房管局提供的徐匯區加梯可行性調查報告,對既有多層住宅適合加裝的1059個(適合加裝626個,較難加裝433個)樓道進行了全覆蓋的征詢排摸工作,其中超過2/3意向有加梯意愿的樓道129個。街道根據加裝電梯的工作特點和工作要求,通過居民協商、資金籌集、房檢地勘、規劃公示、專家評審等10個階段,積極推進此項工作。在越來越多的居民區簽約加裝、開工建設過程中,更多好經驗好做法被總結出來。
在長橋街道加梯中,“兩張圖”發力直面各種問題。街道加梯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十步彩虹圖”掌握全街道加梯工作進程,時間節點一一把控,倒推工作目標;居委則用好“樓道加梯意向排查圖”,對每棟樓具體到每一戶的特征標注情況,統籌人員力量進行任務分解,責任分工。“老年人加裝電梯需求迫切、殘疾人愿意加梯但生活困難、空關戶聯絡困難……在我們的兩張圖里都有反映,”工作人員說,“比如加梯必須征詢業主意見,碰到人戶分離的情況,有了兩張圖打底,我們就發動力量盡快聯系上業主,鄰里間大家問問情況,總能找到解決辦法。”
在加梯中,居民自治為主,居委做好輔助。在居委活動室、鄰里小匯里,白天、晚上都向居民開放,按照約定好的時間,加梯小組和居民在其間能夠議事互動,推進加梯工作;各樓道有著加梯微信平臺,讓居民了解加梯動態,為他們答疑解惑;居委書記間的工作群里,大家分享經驗,介紹案例,讓平臺成為居委書記在加梯工作中的“工具書”。
值得一提的是,長橋街道還提煉出了不少秘訣,助力加梯工作開展。比如符合長橋街道實際的“協議互認法”,初衷是為了保護出資居民的利益,對于不愿出資但同意加裝電梯的居民戶,經溝通協商后,制定協議互認約定,如后續需使用時,該如何申請及資金返還等;“司法介入法”對長期協調無果,影響絕大多數居民的簽約進度和加梯意向的居民,社區律師為其分析利弊,告知結果;“任務分派法”,是居民區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向加梯辦公室提出后,由加梯辦公室聯系相關部門共同協商,如公有產權等問題。以先高層后底層的排摸順序,找準需求精確突破,切實解決了加梯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也從點到面累積實用經驗并復制運用。
工作方法得宜成為長橋街道加梯軟實力的體現,也為加梯按下“快進鍵”。“我們將持續聚焦加梯這一‘關鍵小事’,匯聚推進合力,搭好平臺,平衡好多元主體的利益和訴求,尋找不同住戶之間的最大‘價值公約數’,推動更多電梯‘落地’,幫助居民實現出行無憂,‘一鍵直達’。”長橋街道有關負責人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