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府新區正興街道正興美地小區電梯分級維保試點成功通過成都市市場監管局及成都市電梯協會相關專家驗收,正式成為了新區首個實施電梯分級維保和“保險+”的安置房小區。
什么是電梯“分級維保”?
2020年,成都市市場監管局針對電梯維保標準滯后和低價競爭問題,在全國率先提出電梯分級維保理念,引領推動行業出臺《成都市電梯維護保養服務規范》,明確從低到高4個分級維保等級,推動電梯維保服務標準化、公開化、透明化,促進維保服務質量提升,破解維保低價競爭困局。
什么是電梯“保險+”呢?
據了解,電梯“保險+”是將這兩年已經普及的電梯安全責任險,升級為包含了乘梯人員安全、日常維護和電梯故障維修三大方面,包括人員傷亡、醫療、財產損失以及滯留等保障內容。新
變化
維修時間大大縮短 維修費用明顯降低住在正興街道美地小區的張女士一家這段時間里很是高興,因為曾經困擾他們的電梯故障多、安全出行難的問題已經徹底解決了。“小區電梯引入分級維保和‘保險+’后,電梯故障次數越來越少,出了故障有人管了,維修時間也縮短了。”
“責任不明晰、維保不到位、維修費用高,對小區電梯的安全運行造成了很大影響。”正興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方面,前期故障高發,社區不敢主動承接,主體模糊造成管理缺位,日常維保不到位,小問題很容易拖成大問題;另一方面,電梯維修要花錢,業主拖繳物業費,財政資金申報周期長,電梯故障影響了正常使用,業主意見肯定大。針對這些問題,今年10月,在新區市場監管局等多部門的推動下,正興街道正興美地小區正式引入電梯分級維保模式,結合實際通過研究將電梯維保等級定為2級;與人保保險公司簽訂了電梯保險合同,開啟了電梯“保險+”智慧監管新模式的探索。
依托新模式,維保單位需提供更優質的電梯維保服務,相關行為要接受使用單位、保險公司、監管部門的共同監督;如電梯出現故障,報案、查勘、定損和賠付流程將變得非常便捷,保險公司在15分鐘內即可響應,當天便可開始維修。并且,可發揮保險費用規范、標準核算特點,實現一次繳費周期保障,破解財政經費申報周期與電梯維修“等不起、慢不得”的供需矛盾,減少安置小區電梯“帶病運行”“小修變大修”現象。經測算,年度維修費用可節省約1510元/臺,減少19%。
物
聯網
實施監管避免電梯“小病”拖成“大病”“電梯投保后,保險公司將為小區電梯加裝分級維保物聯網設備,實現在線監控及云端存儲,并對電梯運行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保險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當電梯數據出現異常提出報警通知,維保公司可事先對電梯進行異常排查,從而減少電梯帶病工作,拒絕“帶病運行”“小修變大修”等問題的發生,延長電梯使用壽命。此外,這些數據可為事后責任追溯提供依據,同時對維保公司的維保過程進行監督。在監督上,也可以充分利用保險公司第三方專業電梯團隊技術優勢以及分級維保對維保質量的審查作用,有效提升社區電梯安全管理水平,強化居民文明乘梯安全管理,第一時間協調解決居民提出的問題。
“以前電梯出些小問題還是會遇到,但好在每次都能很快解決,這點令我們都非常滿意,現在電梯分級維保和有保險了,對我們放心也舒心了。”說起這一新模式,正興美地志愿者服務站的曾女士贊不絕口。目前,正興街道正興美地小區電梯分級維保試點廣受好評。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透露,下一步,天府新區將通過集中宣傳、成效展示、示范推廣、逐步覆蓋的方式,全力推進電梯分級維保模式推廣實施,為按需維保改革工作夯實基礎,為天府新區高質量發展和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做出貢獻。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