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的使用壽命一般為15年,根據城市化進程來推算,接下來一段時間可能會有大量的電梯將進入“生命的晚期”。為進一步完善電梯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切實加強電梯應急處置,合肥市市場監管局決定依托96366監管平臺,擴充電梯應急救援聯動隊伍,并設置電梯公共救援站點。
此次出臺的應急救援聯動響應工作機制主要包括應急響應、信息共享、協同救援、會議協商、培訓演練等五大機制。“119中心接到電梯故障類警情后,開展應急救援工作的同時,第一時間撥打電梯應急救援專線電話96366,告知有關情況,96366立即調度電梯專業救援人員前往救援。”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處相關負責人表示,96366監管平臺和119中心加強平臺系統互聯互通,實現電梯基礎數據對接、救援數據共享;雙方加強配合,既發揮消防隊伍點多、面廣、快速的優勢,又發揮專業救援隊伍技術支撐作用。
據了解,年底前,合肥市將實現對全市近9萬臺電梯智慧監管和救援全覆蓋,同時也將進一步完善電梯公共救援站點和電梯三級救援體系建設,最大程度縮短乘客困梯時間、提高救援效率、保障電梯安全。如何實現快速及時、安全高效的電梯應急救援?據介紹,該局將充分發揮電梯企業維保駐點(站點)點多、面廣和專業技術等優勢,依托96366監管系統擴充電梯應急救援聯動隊伍,完善電梯公共救援站點。
關于設置電梯公共救援站點的條件,該局也明確了具體要求:站點位置相對固定,具有不少于50平方米的辦公場所;配備相應數量的交通工具、救援設備、安全防護用品和輔助器材;至少配備1名技術負責人和3名持證作業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