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鄉居民老齡化的問題逐漸凸顯,居民上下樓梯不方便,業主要求增設電梯的呼聲越來越高。以老舊住宅較多的南岸區和渝中區為例,從05年起,當地規劃部門每年都收到許多增設電梯的申請和增設電梯的電話咨詢。不僅重慶主城區如此,像萬州、云陽等區縣規劃部門每年也同樣收到過相關的增設電梯申請和咨詢。
基于老舊樓房高層業主安裝電梯的呼聲越發強烈,而低樓層住戶卻因為安裝電梯與否意見不統一。其實,自2015年開始我市規劃部門就已經啟動了研究制定老舊住宅增設電梯的管理辦法。市規劃局經市政府批準,早就正式出臺了相關的解決方法,其中重慶出臺規則中寫道:老舊小區住宅樓可申請加裝電梯。
根據《重慶市老舊住宅增設電梯建設管理暫行辦法》中的相關文件表示,“主要解決我市沒有配電梯的住宅居民出行需求為主。在適合范圍上限為初始取得房產權證滿10年及以上的住宅。還表示鼓勵業主自籌資金解決,自籌資金不足的,經本物業管理區域專有部分占建筑物總面積2/3以上的業主且占總戶數2/3以上的業主同意,并簽訂加裝電梯協議,可以使用物業專項維修資金(含房改房的住房公共維修基金)。”同時該文件并未要求區級財政對老舊住宅增設電梯補貼的50%。
這樣一來,之前的老舊房想要“改造”的問題就破解了。
一是解決了無審批依據的問題。增設電梯屬于擴建行為,但根據《辦法》的出臺,完善了增設電梯中的相關法律依據,對老舊住宅增設電梯的申請主體、審批條件等等都進行了明確的規定;
二是解決了業主之間意見不同協調困難的問題。由于小區業主眾多,不同樓層對于電梯的需求不一樣,《辦法》中除了要求達到“本單元總建筑面積、總住戶兩個三分之二的業主同意才能申請以外”,還需要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基層的共同協調工作,才可以實現增設電梯的目的;
三是解決了業主往返于多個部門“辦事難”的問題。《辦法》本著高效便民原則,實行“一站式”的辦公會審程序,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會同國土房管、建設、消防、質監等部門對電梯設計施工圖進行會審。對于是否可以批準,在會審會上基本可以現場確定,以免申請人在不同部門之間來回跑路。
其實,裝電梯一層以上的人肯定是愿意的,但影響到一層的住戶就不合適了,除去其他生活不便、房價貶值等雜七雜八的問題,小編個人提出了以下建議,望大家參考:
1,出資,維保費用合理分攤。對低樓層住戶來說,加裝、維護電梯的費用誰來出對于他們來說是一個主要“矛盾點”,把前期的加裝電梯費用和后期的電梯維護落實好,才能讓他們“心服口服”;
2,電梯資金使用透明化。在安裝完電梯后,有專門的人員負責管理電梯,設定相關職位,管錢管人管事都做到公開透明,同時建立相關的規章制度執行,讓低樓層住戶不再有后顧之憂;
3,鄰里鄰居間多一分互相理解,凡是愿意裝電梯的用戶適當的補償一部分費用給一樓的用戶,也算是給他們的一種物質安慰和心理安慰吧。
除此之外,你還有其他的辦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