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深入,建筑高度越來越高。從一個城市的地標的變化就可以看出,比如鄭州原來的地標是二七塔也就七八層高,現在的地標變成玉米樓和福塔,比二七塔不知高出了多少。的確在以前看一個城市的發達程度,就是看這座城市的樓是否建得夠高,高樓大廈才是發達城市的象征。
根據原來的政策要求,樓棟需要安裝電梯的話,需要整棟樓住戶100%同意才行,住戶們觀點只要出現不一致的情況,那么安裝電梯這件事兒就很容易被擱置,5樓和6樓的住戶基本雙手支持按電梯,但是很多1樓和2樓的住戶基本不同意安裝,1樓反對安裝電梯的理由有3個:自己使用不到電梯安裝電梯可能對自己的房子帶來貶值,畢竟或多或少影響到了自己的居住環境;20年前6樓購買的時候價格最便宜,安裝電梯之后6樓則會升值最快,這樣房價格局就變革,顯然不合理。
新規是全國多地開始發布住宅新標準,實行“電梯新規”。原有的《住宅設計規范》規定:七層及七層以上住宅或住戶入口層樓面距室外設計地面的高度超過16米時,應安裝電梯。但是如今,北京,江蘇、浙江、上海等地的新規則明確要求4層以上就需要加裝電梯。
在筆者看來,安裝電梯是城市老房子更新換代的基本舉措,老小區居住的大都是老人,應該格外關注他們的生活舒適度,但是這件事畢竟牽扯到了每層住戶的利益問題,所以征求最大化的統一性意見實屬情理之中,多數人同意,少數人并不反對應該是比較理想的方式了。
也給三類人帶來了好消息:1.老社區的居民,老社區進行了改造。后來,當建筑面積比低時,不僅可以改善環境質量,而且可以房屋也可以迅速增加價值并變得“熱”。 2.從事電梯行業的人員; 3.剛需要購房的人就在里面。這也會減輕購房時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