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歲的彭婆婆近日遛彎回到其居住在江油市政府二院4棟樓前,按下電梯,輕松到達五樓。對于腿腳不方便的彭婆婆來說,下樓曾經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如今因為加裝了“共享電梯”,上下樓變得異常輕松。彭婆婆坦言:“‘共享電梯’既解決了我們老年人上樓的大問題,又讓我們少花錢,我們舉雙手支持!”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焦點一直以來就是“錢的問題”,尤其對于老年人占大多數的老舊小區,“想安電梯又缺錢”成為卡住安裝電梯的“最后一道坎”。在共享經濟的時代,“共享電梯”的出現,無疑讓缺錢的難題迎刃而解。
什么是“共享電梯”?概括來說就是“免費安裝,有償使用”——在“共享電梯”的模式下,由企業進行投資,對居民進行收費使用,前期投入少,負擔分割到能按月支付,最大程度解決了居民經濟壓力。這就好比是一輛公交車,居民不需要出買車的錢,只需購買車票,憑票上車。
江油市政府二院是有四棟六層樓的老小區,據小區業委會負責人李大爺介紹,居住在小區的業主大多數都是老年人,最年長的已逾九十歲,最年輕的也快六十歲了。從2017年開始,小區業主加裝電梯的愿望越來越迫切,但因為一二層居民對電梯的需求可有可無,并且對加裝電梯后的采光通風影響一直有異議。另一方面,電梯前期安裝需要一次性出資好幾萬元,對于大多數老小區的居民是經濟負擔,個別條件困難的居民,寧愿辛苦爬樓也不舍得出資。因此,想安又沒錢安的困擾拖住了該小區加裝電梯的后腿。
隨著去年江油中升乙源潤養科技有限公司在江油推出“共享電梯”,政府二院首選兩棟樓進行加裝,不僅解決了缺少資金的問題,也讓彭婆婆等24戶居民首先嘗到了“共享電梯”帶來的甜頭——前期居民不用有任何花費,只需要在電梯安裝完成后自愿有償使用,減少了鄰里之間出資分攤不一的經濟糾紛,消除了加裝電梯的資金門檻。
記者在采訪中看到,兩棟已加裝投入使用的“共享電梯”安裝在單元樓的外部,采用的是玻璃幕墻,因為采用光伏發電,沒有設置機房,因此沒有噪音,幾乎沒有采光影響,減少了一二層居民的顧慮。
記者了解到,江油中升乙源潤養科技有限公司從去年開始推行《城企聯動頤養安居工程暨頤養出行公益項目》,在江油城區的三合鎮、中壩鎮、太平鎮等地啟動了地稅小區、政府二院、農資小區、東勝小區等老舊小區的21部電梯加裝工程。目前,加裝光伏電梯完工并投入使用的僅是政府二院小區的兩棟樓。
“共享電梯”解決了資金難題,給住戶帶來了好處,為什么在實際推行過程中進度如此緩慢?據該公司工作人員透露,除了個別低層住戶因為加裝電梯后一二樓層要跌價的利益牽扯不愿簽字外,政府相關部門的缺位以及宣傳力度不夠,也是原因之一。
對于“共享電梯”為何落地實施難?在綿陽市場安裝電梯多年的蔡先生向記者分析:“共享電梯”利潤主要依靠居民使用費和廂體廣告收益,“共享電梯”前期投入大、利潤率不高、回報周期長,對企業的成本控制能力、利潤開發能力和精準運營能力都是一個重大考驗。安裝僅是第一步,后期電梯的管理維護很關鍵。電梯屬于特種行業作業,專業化程度高,又涉及業主、物管、電梯廠商、質監部門等多方利益主體,很容易產生新的問題、導致矛盾激發。因此,推廣、用好“共享電梯”,以政府和公共機構為主導的社區治理力量缺位,導致在實際的市場推廣過程中,持觀望者居多,落地實施并不容易。
如今,“共享電梯”的模式在北京、上海等多個城市已經落地試行,在10月9日發布的《杭州市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第八條中也明確指出鼓勵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探索代建租賃、共享電梯等市場化運作模式。由此可見,共享經濟的魅力席卷電梯圈值得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