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方便多了,不用爬樓梯了?!弊罱?,家住通江縣壁州街道謝家河壩社區正熙小區A棟的居民余瀚江少了一樁煩心事。通過小區居民協商,有30多年歷史的老小區終于裝上電梯了。
基礎設施配套不足、環境“臟亂差”、管理責任落實難是老舊小區的普遍問題。
今年以來,通江縣推動社區居民共商共建,采取“支部引領+志愿服務+居民共治”三方聯動工作模式,讓社區面貌煥然一新。
□杜文龍 本報記者 史曉露
共商共建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提速
正熙小區A棟建于上世紀70年代,層高9樓,住著32戶104人,其中有20余名老年人,居民加裝電梯的意愿強烈,不過安裝費卻成了“攔路虎”。
居民算了筆賬:安裝一部電梯大約需要35萬元,政策可以給予補助15萬元,還有20萬元需要居民自籌。“按戶按樓層分攤下來,最高層需 2.6萬元。”社區網格員陳仕碧說。
“裝上電梯當然方便啦,只不過哪有那么多錢。”住在七樓的居民代發成搖搖頭?!拔也皇遣幌?,我家確實有困難?!弊≡?樓的李蘭因說。
正在大伙兒想要放棄的時候,小區幾名黨員站了出來。“要是你們暫時資金有困難的,我們愿意幫忙墊上?!秉h員劉潮說。隨后,社區黨員開展了入戶思想工作。
然而,到今年3月,仍有5戶居民不同意安裝。
“簽訂了協議愿意安裝的,每戶人再多出500元,把不愿安裝的戶數份子錢補上去。”樓棟長楊天澤提議后,20余戶簽訂協議的居民達成了一致意見。
今年3月底,經住建等相關部門審批、鑒定后,小區加裝電梯開始動工,6月下旬電梯全面竣工。
依托“共商共建”機制,通江縣城已有11棟老舊樓房加裝了電梯。
多方聯動老舊小區秩序環境改善
7月13日,一場座談會在通江縣壁州街道辦事處牌坊街社區進行,社區黨總支書記杜廷才召集業委會、物業公司、轄區單位負責人、黨員和群眾代表,將老舊小區環境整治、污水管網維修、路燈安裝等13項公共事務提上了議事日程。
牌坊街社區轄37個居民小區、27個機關企事業單位,常住人口7400戶2.6萬余人,是老城商貿繁華之地,但大部分小區無主管單位、無物業管理,環境“臟亂差”。
今年以來,牌坊街社區成立了“小區支部+業委會+樓棟長+志愿者”為主要成員的“自管會”。自管會分為環境保潔、智慧安防、秩序管理三個小組,定期輪班協助社區管理。
“請把門前的垃圾打掃干凈。”“你的小車不能停到人行道上?!比缃?,一到牌坊街社區,便會見到佩戴紅袖章的社區志愿者,或穿梭于樓棟間,或行走在大街小巷,社區的環境全面改善。
近日,在畜牧小區,40多名黨員、群眾代表組成志愿者隊伍,手持鐵鍬或掃帚,分工合作,對院子里的垃圾進行徹底清運,小區面貌煥然一新。
通江縣城鄉基層治理委員會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將著力打造“智能網格”“紅色業委”“五心服務”等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服務品牌,大力開展“關愛在身邊”“志愿服務巾幗行”等活動,提升城區居民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