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上海的電梯,
你有沒有發現一張小小的綠色二維碼?
掃描這張智慧電梯碼,可以實時獲取這臺電梯的基礎信息,反饋電梯故障、困人等應急狀況。同時,輔助維保單位和監管部門及時發現電梯使用中的安全隱患,對電梯使用單位和維保單位進行監督。
通過智慧電梯碼,市場監管部門從其背后發現了個別電梯維保單位虛假維保的行為。
案情簡介
2020年12月,崇明區市場監管局對某小區開展電梯檢查,執法人員通過掃描“上海智慧電梯碼”獲取多臺電梯的維保信息,經過比對發現了本案的疑點。
備注:目前,“維保日期”更新為“維保開始時間、維保結束時間和維保時長”。
●系統顯示多臺電梯由同一名維保人員在2分鐘內登記完成維保,實際是否進行維保?
● 維保工作如何開展?
● 維保是否規范?
● 有定期的維保記錄是否等同于完成維保?
執法人員在查看維保信息的同時,注重查看維保過程,結合視頻監控跟蹤電梯維保人員行動軌跡的創新監管模式,完成維保情況全過程監管,鎖定電梯維保人員在虛構電梯維保情況下上傳維保記錄的事實,從而準確判定當事人存在虛假維保的違法行為。
法律分析
當事人的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第四十五條第二款“電梯的維護保養單位應當在維護保養中嚴格執行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保證其維護保養的電梯的安全性能,并負責落實現場安全防護措施,保證施工安全”的規定,構成未按規定維護保養電梯的違法行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第八十八條“違反本法規定,未經許可,擅自從事電梯維護保養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電梯的維護保養單位未按照本法規定以及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電梯維護保養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的規定,依法對當事人進行了行政處罰。
?
后續建議
?
電梯運行安全不僅與生產質量息息相關,更與安裝后的定期維護保養密不可分。這就需要電梯維保單位、使用單位和特種設備監管部門三方合力,共同保障電梯安全運行。
電梯維保單位
一線維保人員應端正工作態度,履職盡責。建議維保單位負責人可采取要求上傳維保過程照片等相關手段,及時掌握維保人員的工作過程和動態,杜絕出現維保數據造假,確保維保時間和后臺記錄時間保持基本一致。
電梯使用單位
電梯使用單位在委托電梯維保單位進行維護保養后,應對每次維保情況做好現場登記,實時記錄每臺電梯進行維保的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及時發現并有效規勸、阻止維保人員違規操作,盡到工作督促和管理的責任。
特種設備監管部門
監管部門在日常監管的基礎上,可以結合掃描上海智慧電梯碼獲取的維保信息和查看電梯使用單位的視頻監控跟蹤電梯維保人員行動軌跡,形成完整的證據鏈,準確判定當事人是否存在虛假維保的行為,及時消除事故隱患,保障乘梯安全。
供稿:崇明區市場監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