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住宅自主增設電梯是一項社會高度關注的民生工程,在適應老齡化社會需求、促進無障礙環境建設、完善既有住宅使用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記者從錦江區公園城市局獲悉,從2018年截至目前,錦江區已加裝192臺電梯,66個小區、2300多戶居民進入“電梯時代”。
設5個“加裝電梯黨員志愿者服務站”
打通“堵點”和“痛點”
刷卡、進電梯、十多秒到家!在錦江區桂王橋東街4號院,只見住戶王叔叔一邊和鄰居聊天,一邊走進了電梯,按下樓層鍵,嵌于樓體外的電梯勻速上升,話音未落就到了家門口。
“以前要爬上5樓,我中途起碼休息兩次,年紀大了,腿腳也沒有以前利索,假如手上再拿點東西,就更別提了!”每當談起增設電梯后的變化,王叔叔總是捺不住激動的心情,“現在有了電梯,買菜鍛煉都方便多了,平時買了米和油我都能輕松提上樓!”
然而,“加梯”過程并非一帆風順。家住桂王橋東街4號院廖正愷回憶,在加梯過程中,項目方由于資金問題導致電梯加裝處于停工狀態,“一時間大家都不知道怎么辦才好?!?br /> “得知這個消息后,我們第一時間召開了協調會,積極為居民和施工方搭建溝通平臺?!卞\江區公園城市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經多方了解情況后,區公園城市局牽頭屬地街道、司法所和業主代表與企業法人一起協商解決問題,并簽訂協議書,以保障電梯加裝后續工作的完成。
一臺電梯的加裝,涉及單位較多,加裝電梯確實要經歷許多困難與障礙,電梯加裝前,業主訴求不一,推進難度較大;電梯加裝后,還需要進一步探索電梯后續管理、樓道治理等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錦江區充分發揮黨員模范作用,在華興街社區、慶云社區、合江亭社區、交子社區、蓮花社區五個社區各建立“加裝電梯黨員志愿者服務站”,協助解決電梯增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我們主要為居民提供政策解讀、矛盾調處等志愿服務。”作為錦江區華興街社區“加裝電梯黨員志愿者服務站”的一員,劉俊也是蓉易安城市更新服務平臺的工作人員。
他向我們介紹,服務站還利用挖掘社區內的黨員志愿者的“熟人效應”,引導居民支持配合加梯工作。“一個小區往往都要進行5、6次調解,甚至更多,但只要能打消居民的顧慮,形成順利推進的‘合力’,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院落規劃師”引導
群眾參與“加梯”全流程
在該區北順西巷6號院,在院子里住了20多年的王遐申怎么也沒想到,不僅實現了期盼已久的“電梯夢”,小區里的環境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現在,老人們上上下下不再犯難,舒適的環境也更讓我們更愿意出門走走,大家都很滿意!”
建于上世紀末的錦江區北順西巷6號院落,是金具廠的員工宿舍。這個已建成20余年的“90后”院子,在居民的新需求面前,原有的生活配套設施漸漸“掉了隊”。
隨著老舊小區電梯加裝工作的推進,這個小區的“加梯”工作也提上日程;由小區黨員志愿者組成的自治組織——“院落規劃師”也應運而生。
“自己的院子自己管,自己的事情自己說了算!”作為北順西巷6號院落的“老居民”,王遐申第一時間當起“承頭人”。他向記者介紹,院子共有7個單元樓?!霸郝湟巹潕煛庇擅總€單元樓推舉一名黨員代表產生,統籌協調小區加裝電梯各項事宜?!巴ㄟ^入戶走訪,向居民宣傳加裝電梯的相關政策,收集居民意見,爭取居民支持。”
在“院落規劃師”一家家入戶走訪、一次次政策宣傳、一場場協調處理中,這項工作迅速推進開來。
“而在改造后,我們也積極與居民協商電梯維護相關事宜,經過協商,院落和電梯加裝公司簽訂10年合同,維護費及電費由電梯加裝公司管理,平均每戶每月攤銷9元?!蓖蹂谏瓯硎?。
“利用加裝電梯的契機,持續改善人居環境提升,讓‘舒心美好’成為小區靚麗名片,也讓居民感受到更多實實在在的幸福感!今年,我們將繼續堅持‘先易后難,逐步推開’工作思路,全力實施既有住宅自主增設電梯?!卞\江區公園城市局有關負責人表示。2022年,錦江區計劃完成“加梯”165臺,全力推動“民生工程”落地落實,讓幸福更有溫度,更有質感。
記者 袁弘 責任編輯 何齊鐵 編輯 劉永豪 校對 王鵑 圖 袁弘